11
2022
-
11
花卉标準市場不接接軌 近七成的人不了解
作者:
中國園林網5月4日消息:筆者曾就花卉标準的普及情況對花木種植者和花木經紀人做過一些調查,結果讓人失望:有近七成的人不了解花卉标準,甚至還有人說"不知道花卉還有标準"。一些參與花卉标準編寫的科研人員也表示,對相關專業很熟悉,對市場情況不甚了解。
花卉标準的編寫花費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卻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實在讓人遺憾。
難道市場不需要花卉标準嗎?回管是否定的。
對花木種植者而言,花卉标準是花卉産品質量評價的"标尺",生産企業有了客觀的"标尺",更容易監管産品質量,并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生産,有利于企業生産管理水平的提升。你家産品能達标,我家産品更要達标,标準也是整個行業的标杆,在産業競争中,産業的總體水平會得到整體提升。花木産業發展經常會提到"提檔升級",花木标準是産業整體水平提升的關鍵因素。
花卉标準可以有效規範市場行爲。在花木産業,以次充好、競相壓價的矛盾還很突出,而好的标準可以有效地規範各種市場行爲。因爲有了标準,市場定價會更有依據。比如"好花賣好價"是市場規律,但什麽樣的花算好花,每個人心目中好壞标準會有誤差,兩朵同樣規格的花,花色不同,價錢會也差别;同一品種、同一花色、同一規格的花,花枝上有一小瑕疵的那朵價格會大打折扣,但有了标準,哪個是特級花,哪個是一級花、哪個是二級花,自然一目了然,價格的争議問題也會減少。據筆者所知,很多花卉銷售合同都以現有的花卉标準爲依據進行拟定,這樣可以避免不少糾紛。從花卉消費者的角度看,以花卉标準爲依據,可以買到物有所值的花卉商品,消費權益更有保障。
隻有加強花卉标準化建設,才能提高中國花木産品的國際競争力。衆所周知,中國是花卉生産大國,種植面積已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我國的花卉出口僅占世界花卉出口總額的1.6%,甚至遠遠落後于非洲的肯尼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花卉産品的質量等級參差不齊,"每一朵花都挺美,但放在一些高矮胖瘦不一緻"。國外十分重視花卉标準化建設,花卉像工業生産線上的産品一樣整齊劃一。縮短中外花卉産品的差距,進一步打開國際花卉市場的大門,花卉标準化建設将成爲巨大的助推力。
市場發展催生了更多的花卉标準,其實花卉标準也是花木産業蓬勃發展的迫切需要。溫江區将用3年時間編制完成65項花卉标準,将囊括溫江區主要花卉品種,這可是一個不小的工程。成都市溫江區花卉管理局副局長高登平說:"擁有了更多标準,溫江花木就擁有了更多話語權。"這就更容易理解花木主産區爲什麽如此積極地推動花木标準的編制了。
由此看來,不是市場不需要花卉标準,而是花卉标準需要更好地與市場接軌。
制定哪些花卉标準要由市場決定。首先,市場熱銷品種應盡早納入标準制定體系。标準制定千頭萬緒,但一定要有輕重緩急,市場熱銷品種應重點考慮,這也是急市場之所急,滿足市場之所需。其次,應該把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品種納入标準制定範疇。市場上一向求新求異,新品種是市場的"潛力股",以後的市場發展潛力會更大,尤其是那些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新品種一旦"入市",有了标準的保護将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從某種意義上說,爲新品種制定标準也是在保護新品種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讓更多花卉種植者直接參與到花木标準制定者的行列,這是花卉标準與市場接軌的捷徑。比如溫江在制定花卉标準時,就把成都先鋒園藝公司、四川日香桂農業科技公司等花卉重點企業吸納其中,由于企業是市場主體,因此他們對标準的制定最有發言權,而且由企業參與花卉标準的制定,會增加标準的實用性,更能被市場接受。
此外,必須看到的是,市場處于動态變化中,标準也不能永遠停留在制定之初。标準在制定之初的确有建設指導意義,但随着市場情況的變化,标準也會"落伍",如果不及時進行修訂完善,标準要麽被"束之高閣",要麽會成爲市場的"拌腳石"。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